第41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944年10月5日,卢作孚飞抵印度加尔各答机场。

汽车穿过加尔各答小街,卢作孚透过车窗外望。泥泞的道路、昏暗的陋巷,不时可见到被打上霍乱、天花或麻风病标记的饥饿、瘦弱的人群。溢满的垃圾箱里,偶见死去的弃婴。卢作孚心升悲哀,可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在中国也在亚洲制造了人间灾难。

汽车驶入大街上,道路宽阔了,各式车辆来往,人流拥塞。汽车的速度减慢下来。高楼大厦多了。有列队的印度、英国士兵走过,显得精神。卢作孚的心情振奋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决战阶段,同盟国军队在多条战线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中国,国共合作对日寇展开了全面反击。侵略者的末日即将来临,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汽车驶过港口,看见了海轮,看见了印度洋。卢作孚那心扑扑跳,大江大海,他对其情有独钟!加尔各答地处恒河三角洲,濒临孟加拉湾,是印度东海岸最大的海港。

“作孚,你一看见水和船眼神就放亮!”坐在卢作孚身边的长他10岁的好友范旭东说。

卢作孚呵呵笑:“当然,我这一生跟水和船是结下不解之缘了,就如同你明俊兄跟化学结下不解之缘一样!”

范旭东道:“你大概想把民生公司的轮船也开到这里来吧?”一口湖南话。

此话正中卢作孚下怀:“这个嘛,倒不是不可能的……”

战争形势发展很快,胜利在即,为安排战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开始陆续举行。其中之一就是于下个月10日至17日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此是一个民间会议,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是由国际商会美国分会、美国全国商会、美国工业协会和美国国外贸易协会四大商业团体发起召开的。中国作为渴望参加国际经济合作的与会国,很重视这次会议,通过国内工商团体推荐,国民政府选派了6位著名的工商金融钜子作为代表出席会议。其中就有卢作孚和范旭东。

“海运政策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范旭东说,“作孚,在这方面只有你有发言权。”

卢作孚回话道:“我现在也还没得海运的经验。”

范旭东道:“都是水上的营生,大同小异,你的航运经验丰富。”

“明俊兄,这江上和海上的船运明堂多,还是要实践了才清楚。”卢作孚说,“当然,就航运的经验来讲,我们现在的一些经验也是可供交流的。”

范旭东点头:“这倒是。”

卢作孚转移话题:“你只讲海运,这次会议还有其他议题呢,譬如,私人企业的维持、各国商业政策、各国间的货币关系、投资的奖励和保护、新区域的工业化、航空政策、原料的世界供应等问题。啊,对了,还有卡特尔,就是商业联合问题。总共是九个议题呢。”

范旭东说:“这些问题都跟你这个航运巨头有关,你早就有一套好办法了,在会上是有充分发言权的。”

卢作孚道:“还是你们多讲。我们6位代表,除了我之外,你们都是高学历者,三位留学日本,一位留学美国,一位是大学生。我呢,就只好笨鸟先飞了。”

范旭东笑说:“你可不是笨鸟,是冲出了峡江的蛟龙,正要遨游大海呢!”

卢作孚认真道:“我嘛,确实是有搞海运的想法,不过,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我国工商业吧,进入世界范围还极少,所以,我打算借这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学习了解更多的东西,做到心里有数。”

范旭东也认真道:“作孚,你确实是个有心人,未雨绸缪,总是把事情想在远处。”

卢作孚道:“跟你老兄学呢,我在南京借住你那莫干路11号的房子时,常听你那些朋友夸赞你有远见。”

范旭东摇头笑,说:“作孚,我是真心希望你早日开辟海上航线,我们的化工产品要进入世界市场少不得海运。”看车窗外潮涌的大海,感叹说,“你看,大海在向我们招呼了,说,欢迎中国海轮,欢迎中国产品!”

范旭东这么说,大家都笑,都感叹,也遗憾中国现今国力太弱。

卢作孚望海兴叹:“海洋是博大、宽怀的,我民生公司现今缺少的就是航行海上的船只,缺少海轮……”

卢作孚并非仅仅为了来出席这次国际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参观美国的工厂,特别是要看看这里的造船厂。以寻求在国外订造新型现代化船舶的可能性,争取民生公司在战后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他早就有这想法了,也为自己这想法而惊骇。民生公司以一只“民生”小轮艰难起家,行驶于嘉陵江和长江上游,居然闯过长江三峡进入了大江下游,居然驶入了上海港,现在又居然想进入浩瀚的大海了!为此,他振奋不已、盼待不已。也有担心,担心会遇到比长江险滩更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汽车喇叭鸣响,到住地了。

卢作孚一行人在加尔各答停留两天。他给大儿子卢国维打了电话,抓紧时间去实地参观了港口、海轮,学得不少经验。

离开前的晚上,大儿子卢国维从军营请假匆匆赶来住地看望父亲。经历了戎马生涯的卢国维变得黑瘦、精神,有了股军人气质。卢作孚离渝前,淑仪抹眼泪叮嘱他,一定要约国维相见。此刻里,他也两眼发湿。国维毕竟年轻,就离家赴远方征战,虽说是不在前沿打鬼子,可也是身居丛林身在前线。敌人的炮弹、炸弹、冷枪难防,万一的牺牲是随时可以发生的。卢作孚为大儿子倒了杯开水。一身汗湿的国维接了开水便喝,热眼道,爸爸,我好想你和妈妈,好想弟弟妹妹们!呵呵,卢作孚眼热,说,他们都好,都好!看儿子,国维,你经受这前线的锻炼和考验十分危险也十分值得……父子俩的话都没能说完,卢国维起身说,爸爸,我请假的时间短,今晚就得赶回军营去。好,好,你回去吧,军队是讲究纪律的。卢作孚送儿子到住地门外,儿子挺胸并腿向他敬礼。儿子快步走后,卢作孚眼里漾满疼爱的泪水。

飞经北非的卡萨布兰卡时,有心人卢作孚感触良多,提笔给民生公司代总经理戴自牧写了封信,称:“沿途皆可见美国人往来及在站上服务。美国人在这次大战中,不仅表现其强力在战场上,尤其表现在服务上。吾辈服务之事业,既须以此与敌人斗争,亦须以此与友人比赛也。”

10月17日,卢作孚到达美国。卢作孚身边的随行有民生公司业务处经理童少生和翻译孙恩三。童少生是以秘书名义随同前往的。

并非是为了这次会议,而是为了在国外造船,卢作孚已经用了两年时间学习英语。教他英语的是已经搬到北碚来的晏阳初的妻子雅丽,还有北碚乡村建设学院的教授孙恩三。

卢作孚住进宾馆后,就抓紧时间背英语单词。同住一屋的童少生和孙恩三看着他那刻苦劲都感叹。

童少生对孙恩三道:“卢总那次病倒了,不得不被迫卧床休息,被迫同意将他在病床前召开的工作会议限制在每天不超过一次,却把余下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孙恩三点头:“我就是那时跟他熟悉的,他的语言学习的进步真使我吃惊。两年前,他刚开始学习时,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只相当于一个二年级学生的水平。可现在呢,他可以很轻松地阅读英文报纸和一些英美刊物,还很少漏听一次罗斯福或丘吉尔先生的广播讲演。”

卢作孚把英语单词背完,抬头笑道:“恩三,你莫把我说得这么得行,这次出国来,我还是离不得你这个翻译……”走出国门的他,更迫切感到英语的重要,他有好多话想要在会议上说。

这会场富丽堂皇,聚光灯照射着讲台上西装革履的卢作孚。西装是黑色的,将白衬衣和暗花领带显得突出,朝右梳的头发光洁而显平实。他面对台下肤色不同、穿着各异、来自42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心扑扑跳。会场静得出奇,他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他那跳动的心翻江倒海,战争与和平、重建与发展、民生与维权……这些来自战争和社会实践的萌生以久的想法如哽在喉,他要一吐为快:

“女士们,先生们……”

他用自己国家的语言侃侃而谈,说民生公司的艰难发展,说自己对战后世界航运问题的看法,说维护我国与被压迫国家利益的主张。翻译孙恩三站在他身边,用他那文学式的流利英语传达出卢作孚的真知灼见。

“……那是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实业公司创建之初,正是长江上游航业十分萧条,任何公司都感到无法撑待的时候,而不是在航业有利的时候。然而,它却发展壮大起来,在抗击日寇的比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还早一年半的宜昌大撤退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卢作孚这逆境中的奋斗、商业之慧眼、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发言,感染了与会者。

“……这个地区最惊人的是它的水力。一个可能修建比美国著名的田纳西水利枢纽大好几倍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的地址,最近已经在我刚才提到的宜昌附近找到了。将来修建的水坝,可以把水面提高160米,可以产生足够的水力,发电150万瓩。其中一半的电力即足以解决总人口约为两亿、直径为1 000英里的地区的用电问题;另外一半电力可用来生产成百万吨化肥,除满足中国需要外,尚可大量出口……”

卢作孚激情阐述中国战后建设问题,鼓舞着与会者。

“……第一,我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侵略最深、损失最重的国家;我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航业被破坏殆尽。要求国际组织以物质和技术,帮助我国恢复和发展被破坏的沿海和内河航运;第二,为了彻底消除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德、意、日侵略集团重新抬头的可能,建议同盟国在德国和日本投降后,严格限制其航运力量和造船能力……”

卢作孚话锋一转,提出了具体的维权主张,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场内一阵嗡嗡声,代表们频频点首、相互交谈。

“第三,为了帮助被压迫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在战后消除国际上设置的各种航运障碍……”卢作孚自信而激动,挥臂讲演,抒发内心感愤,为中国民众和世界民众大声疾呼。他巡看会场,脱离讲稿,提高了话声,“我相信,中国是能够建设起来的!吾先曾以重庆北碚这个小小的地方作一度经营的实验,悬出了一个理想,叫做‘将来的三峡’。最初进行起来颇感困难,但毕竟能建设成功一个这样的局面。尤以抗战迁建事业机关的帮助,两三年内便完全实现了原来的理想,甚至超越了原来的理想。从这小小地方的经营,可以证明:我可爱的祖国是可以建设起来的,是能够建设起来的。使别的国家也认识中国,必决定有希望,必决定有前途!……”

台下听众的眼目齐刷刷盯着他,黑色或是白色的脸上露出钦佩。

“我们进行的事业困难是巨大的!我们只能迎着江河的险恶、大海的风暴往前走的,我们是能够拨云雾而见太阳的!非常感谢大家!”卢作孚结束了发言。

全场静默。

“哗――”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卢作孚步下讲台,激动而振奋,也有股沉重。他临出国前,北碚各单位在中国西部科学院为他举行了欢送会,复旦大学章友三校长致词:“今天是中秋佳节,今晨还可见一轮皓月悬在太空。可惜现在云层太厚太密了,不能观赏,正象征着卢先生此时出国去艰巨重重。我们希望卢先生能够‘拨云雾而见青天’。”章友三校长欢送词的结束语,使卢作孚深感此行的路途并非平坦、任重而道远。

卢作孚没有想到的是,这艰巨重重将会在他回国之后会越加艰巨重重,甚而陷入不拔之境地。
sitemap